在北京一家击剑俱乐部的剑道上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穿白色击剑服,手持重剑,正与一名年轻对手激烈交锋,他的步伐虽不如年轻人敏捷,但出手精准、战术老辣,每一剑都透着数十年积淀的功力,今年70岁的王德全,刚刚度过古稀之年,却立下了一个令许多人震惊的目标——参加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元老组的比赛。
"年龄只是一个数字,我对击剑的热情从未减退。"王德全擦去额头的汗水,目光坚定地说道。
王德全与击剑的缘分始于退休之后,大多数人在这个年纪选择养花种草、含饴弄孙,他却走进击剑馆,拿起了一柄重剑,这并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圆一个深藏心底多年的梦。
"年轻时在体育频道看到击剑比赛,就被那种优雅与力量结合的运动吸引住了。"王德全回忆道,"但那时工作繁忙,养家糊口是首要任务,没有时间和条件去练习。"
2017年,65岁的王德全正式退休,在尝试了太极拳、广场舞等常见的老年人活动后,他仍然感到缺少了什么,一天,他路过一家击剑俱乐部,看到里面正在训练的身影,年轻时的那份向往突然被重新点燃。
"教练最初以为我是来给孙子报名的。"王德全笑着说,"当我表示自己要学习时,他们都很惊讶,但非常支持。"
起步并不容易,击剑对腿部力量、核心稳定性和反应速度都有很高要求,这些正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最明显的方面,王德全的第一个月训练几乎全身酸痛,连上下楼梯都困难。
"但我从未想过放弃,每次掌握一个新动作,每次能够挡开对手的攻击,都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。"王德全说。
王德全的训练计划由专业击剑教练张维民量身定制,张教练有二十年教学经验,但指导七十岁的学生还是头一遭。
"王老先生改变了我的许多固有观念。"张维民表示,"我们通常认为竞技体育是年轻人的领域,但他证明了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意志,年龄并不是绝对的限制。"
训练计划考虑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:更长的热身时间(约20-30分钟),重点放在关节活动和肌肉激活; shorter but more frequent training sessions(单次训练时间较短但频率较高),每周4次,每次90分钟;还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,特别是下肢和核心肌群,以维持击剑所需的基本身体素质。
"最重要的是避免受伤。"张维民强调,"我们对动作标准要求更高,因为老年人恢复能力较慢,一次扭伤可能就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恢复。"
王德全还聘请了营养师为自己制定饮食计划,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持肌肉量,以及补充钙和维生素D保护骨骼健康,他戒掉了退休后偶尔小酌的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,生活比许多年轻人还有规律。
"我的朋友们都说我疯了,但看到我的身体状况比五年前还好,他们也开始理解我的选择。"王德全说。
经过三年系统训练,王德全不再满足于仅仅把击剑作为健身活动,2023年,他参加了首次全国元老击剑锦标赛(60岁以上组),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重剑项目的铜牌,这次经历点燃了他的竞技雄心。
"站在剑道上,与其他同龄人竞技,那种紧张和兴奋的感觉无法形容。"王德全说,"我突然意识到,我可能还有能力走得更远。"
今年初,国际击剑联合会宣布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将首次设立70岁以上元老组别,得知这一消息,王德全毫不犹豫地确立了新目标——代表中国参加这一国际赛事。
"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批七十岁以上年龄组的世锦赛选手,"中国击剑协会元老击剑发展部主任刘建宏表示,"王德全这样的长者正在重新定义老年人生活的可能性。"
要实现这一目标,王德全需要在国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,他每天训练3小时,包括技术训练、体能训练和战术研究,他还通过视频学习国际高水平老年击剑运动员的比赛录像,分析他们的战术特点。
"年轻选手靠速度和力量,我们这个年龄的选手更多靠经验和技巧。"王德全分析道,"预判对手的意图,控制节奏,找准时机一击制胜——这是老年击剑的魅力所在。"
王德全不是孤例,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观念提升,越来越多老年人挑战传统年龄观念,参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。
国际元老运动会、世界老年运动会等各种国际性老年体育赛事参与人数连年创新高,元老击剑虽然起步较晚,但发展迅速,据中国击剑协会数据,过去五年,60岁以上注册击剑爱好者增加了三倍多,目前已超过2000人。
"这不是偶然现象。"社会科学院体育研究所研究员杨明哲分析道,"新一代老年人教育程度更高,健康意识更强,退休后仍有强烈自我实现需求,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养老,而是积极寻求个人成长和挑战。"
医学研究也支持老年人参与适度竞技体育,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陈建华指出:"科学指导下的竞技训练可以有效减缓肌肉流失、维持骨密度、改善心血管功能,甚至延缓认知衰退,关键是找到适合个人条件的运动和强度。"
王德全的体检报告显示,他的骨密度和肌肉量明显高于同龄人平均水平,心肺功能相当于50岁左右的男性,医生告诉他,坚持击剑训练使他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至少15岁。
但对王德全来说,健康改善只是附加价值,真正重要的是击剑带来的精神满足。
"每次训练都让我感到活力充沛,每次比赛都让我充满斗志。"王德全说,"击剑让我感到自己还在成长,还在突破自我,这是最珍贵的。"
王德全的家人从最初的不解转变为全力支持,女儿王薇说:"看到父亲找到如此热爱的事物,并且变得如此健康快乐,我们非常自豪,他现在是我们全家的榜样。"
王德全的故事正在激励更多人,他在击剑俱乐部已经成为名人,不少年轻学员表示,看到王爷爷的训练态度,自己再也没有借口偷懒了,还有几位退休人员受他影响,也开始学习击剑。
"年龄会增长,但激情不会老去。"王德全说,"我们老年人不是只能坐在路边为年轻人鼓掌,我们同样可以站在舞台中央,追求自己的梦想。"
距离2025年世锦赛还有一年多时间,王德全的训练进入新阶段,他增加了反应速度训练和实战模拟,并计划参加更多国内比赛积累经验。
"我的目标不只是参与,而是有竞争力地参与。"王德全眼神坚定地说,"我希望能够站在世锦赛的剑道上,证明中国老年人同样有追求卓越的勇气和能力。"
击剑馆里,银发剑客再次戴上面罩,手持重剑走向剑道,他的身影或许不再挺拔,步伐不再轻盈,但每一次出击依然果断,每一次防守依然稳健,在那柄剑上,承载着一个古稀之年却不甘平凡的灵魂,和一个永不熄灭的竞技梦想。
体育精神不分年龄,追求卓越没有期限,王德全用手中的剑告诉我们: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延长岁月,而在于让岁月充满生命。